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(記者 楊金金)去年“中國大媽”搶金潮後,黃金短期內出現暴跌,銀行順勢推出與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,時隔一年,黃金暴跌景象再現,可掛鉤黃金理財產品卻難覓蹤影。
  銀行打起退堂鼓
  去年市場上至少有100款與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,但今年已難覓蹤跡。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,除了黃金定投,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寥寥無幾。
  據幾家理財門戶網站統計,目前僅工行、招行正在募集黃金理財產品,且募集規模也不高,如某銀行今年5月運行的一款雙向區間累積型黃金理財產品,預期年化收益率為0-8%,最終規模只有4257萬餘元,但該行設定的募集規模為4941萬元。
  “去年,大多數銀行都推出了與黃金相關聯的產品,各家銀行都爭相熱推。”某銀行產品經理介紹,去年,招行推出了掛鉤黃金理財產品後,農行、工行、招行、平安銀行等各家銀行紛紛跟進,如今,這些產品都沒有再繼續推出。
  客戶不想再“買單”
  “今年也推過兩次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,但賣得並不好。”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介紹,去年銀行發行掛鉤黃金理財產品“收成”很一般,大多都沒有達到預期收益,也影響了今年類似產品的銷量。
  據瞭解,掛鉤黃金理財產品一般分為“看漲型”和“看跌型”兩種,去年普遍以“看跌型”為主,且黃金價格確實出現了暴跌,因此,“看漲型”產品幾乎全軍覆沒,那麼“看跌型”為什麼也沒有掙錢呢?
  銀行相關人士解釋,這類結構性理財產品一般以一個投資周期內的金價波動為標準,如果金價上躥下跳,即使是“看跌型”產品,也很難獲得最高收益。
  “今年,金價缺乏明確的趨勢性方向,這給產品的設計增加了很大的難度,再加上客戶又不買單,銀行類似產品發行量自然縮減。”一家股份制銀行產品經理提醒,投資黃金保值意義大於投機,可考慮持有一定比例的黃金來躲避紙幣危機。  (原標題:看漲看跌都不賺 黃金理財入“冷宮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j73tjqr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